BCAA是人體必需胺基酸
CAA是人體必需胺基酸圖/文 健康促進管理師 黃丞隆
人體必須胺基酸
大多數人都知道蛋白質的重要性,也會在日常三餐中攝取蛋白質食物。不過,就像吃豬腳不會長出豬腳一樣,我們吃蛋白質食物也不會直接變成肌肉男,身體在營養吸收和利用的過程,其實非常複雜。
蛋白質食物因為分子比較大,無法被人體直接吸收,必須在胃腸道先分解成胜肽和胺基酸,然後在搬運到體內,最後視情況需要再把分解開來的胺基酸,組合成各種不同的蛋白質組織,像是肌肉或關節組織。
科學家分析了人體的各種組成結構,發現原來全都是由22種不同胺基酸組成,而這22種當中,有9種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,一定要從食物來源獲取,所以稱這9種為「必需胺基酸」。 必須胺基酸裏頭的白胺酸(leucine)、異白胺酸(isoleucine)和纈胺酸 (valine),因為含有分支結構,所以又被稱為「支鏈胺基酸」,英文縮寫成BCAA。(註一)
骨骼肌的主要成分
我們的骨骼肌裏頭所含的胺基酸,佔比最高的就是支鏈胺基酸BCAA(約佔35%),對於想要避免肌肉流失的人來說,BCAA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胺基酸。除此之外,BCAA還可作為人體能量來源,也有助於延長耐力,許多熱愛運動或健身人士經常會使用BCAA作為運動補劑,減少運動後的肌肉疲勞和肌肉流失。
目前也有許多研究證實,BCAA中的白胺酸直接參與肌肉合成過程,肌肉合成效率是所有胺基酸當中最高的。
具實證的保健應用
支鏈胺基酸除了在維持肌肉和運動表現方面被廣泛應用外,在醫療臨床用途也有許多被證實的功效。舉例如下
1.手術癒後
補充BCAA能幫助燒、創傷的傷口癒合,也能改善臥床導致的肌肉流失,加速患者康復的時間。
2.改善食慾
針對癌症支療的患者,支鏈胺基酸BCAA的補充可以改善因治療過程導致的食慾不振。
3.營養治療
肝病患者若體內BCAA不足,可能併發肝性腦病變而引起肝性腦昏迷現象。研究顯示給予BCAA營養補充,有助減少腦病變,但無法改善致死率。
4.機能維持
給予肝癌患者口服BCAA營養,有助維持血中白蛋白濃度,並維持肝功能指數,對於降低腹水和水腫機率也有幫助。
運動愛好者不可忽視
在過去,針對需要耐力性的運動員,營養補充的重點會放在醣類。隨著運動科學研究不斷進步,越來越多選手和營養師也開始注意到胺基酸補充的重要性。
支鏈胺基酸BCAA具有抗疲勞和提升免疫的功能,對於經常需要接受高強度耐力運動訓練的選手,可以提供很好的營養支持,我們都知道長時間且持續的運動,除了會累積身體的疲勞,也會削弱免疫能力。因此,不論你是否為運動選手,只要是經常做長時間或高強度運動(跑馬拉松、自行車、鐵人三項..等),都可適合經常補充BCAA和其他必需胺基酸,來維持最佳生理機能。
重新看待滴雞精
從以上臨床實證來看,老祖宗的智慧的確不簡單,探病總是要煮雞湯、魚湯給病人吃,原來也是因為這些湯品含有支鏈胺基酸BCAA以及其他重要營養素的關係,可以幫助患者提振食慾、補充體力並且加速復原。
當然,BCAA的補充方式及來源有很多種,像是BCAA補充劑、高蛋白粉或者是滴雞精、雞精等,至於要選擇哪種就見仁見智了。如果您不是專業運動選手,只是單純愛運動,也想在運動後加速身體恢復並且維持免疫力,又或者,你擔心喝太多咖啡或提神飲料提神會傷害身體,但又需要對抗疲勞,那麼滴雞精是除了保健食品之外的好選擇。拜現代科技發展所賜,我們已經不需要再耗費太多時間精力去熬製雞湯,輕鬆動動手指頭,就可從網路上購買到優質滴雞精商品,實在是方便又幸福。
參考資料
註一 : 白胺酸(leucine)、異白胺酸(isoleucine)也常被翻譯成亮胺酸和異亮胺酸。 傅正思,李淑玲《支鏈胺基酸在耐力性性運動的應用》
長庚醫訊《運動員營養補充建議》
微笑藥師網《BCAA支鏈胺基酸的保健應用》 Hello醫師《BCAA是什麼?支鏈胺基酸6大功效!這樣吃就對了》 吳宜庭營養師《健身一族都在吃的 BCAA是什麼?營養師讓你三分鐘搞懂BCAA》 林世航營養師《滴雞精有功效嗎?營養師解密「總支鏈胺基酸」是關鍵》 江奕賢營養師《必需胺基酸有幾種?是 8 種還是 9 種?》 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 supplementation during bed rest: Effect on recovery. J Appl Physiol. 2003;94:1345-1352.
Branched-chain amino acids for people with hepatic encephalopathy.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. 2017 May 18;5:CD001939.
Effects of administration of oral branched-chain amino acids on anorexia and caloric intake in cancer patients. J Natl Cancer Inst. 1996;88:550-552.
Comments